• 大藏经
  • 佛学辞典
  • 印心文集
登录|注册
繁 / 简
您的位置:印心文集 > 王骧陆上师 >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分段贯释
朗读
夜间
字号
小 100% 大
收藏
下载
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分段贯释
  • 序
  • 总持分第一
  • 色空分第二
  • 本来分第三
  • 法用分第四
  • 果德分第五
  • 证知分第六
  • 秘密分第七
舍利子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受、想、行、识,亦复如是。

般若者圆义也,色空二义,非通般若,无以圆会,世人每执色为实有,空为虚无,不知色之为色,非在而有,非灭而空,非过去而空,乃正有时,其体本空,故曰色空不二。又空之为空,非有则谓不空,无则谓为空也,正以有而不可得,因缘假合,本无自性,故曰空。是以解色则明空,明空则无色,毕竟空不离色,色不离空也。今告舍利子曰,色不异空者,破凡夫执有之病也;空不异色者,破二乘执空之病也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者,破菩萨色空不二,尚存二见者也,不异云者,意在相较相对,言即是则不二矣。色既如是,受想行识,亦复如是,此言五蕴亦属于色,外境之相固幻,内见之相亦幻也,两皆幻有,故不可得。且外无境则心不起,内无见则心不立,能以慧照破此内外二色,则心空矣。但慧照亦心也,更以甚深般若,扫此慧照,则不著空,斯空空矣。能空空者,著有著空,都无所碍,以了知十八空义,毕竟是空,外不迷于色,内不惑于法,一切都净,得大自在,更何苦厄之可言乎。


上一章 下一章

Copyright©2025 印心典藏, 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05325号-1

友情网站链接: 锵锵茶馆|佛心寺|佛法修证心要|大藏经来源网站-CBETA 漢文大藏經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