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大藏经
  • 佛学辞典
  • 印心文集
登录|注册
繁 / 简
您的位置:印心文集 > 齐老师 > 齐师与元音老人的书信集锦
朗读
夜间
字号
小 100% 大
收藏
下载
齐师与元音老人的书信集锦
  • 前言
  • 第一封
  • 第二封
  • 第三封
  • 第四封
  • 第五封
  • 第六封
  • 第七封
  • 第八封
  • 第九封
  • 第十封
  • 第十一封
  • 第十二封
  • 第十三封
  • 第十四封
  • 第十五封
  • 第十六封
  • 第十七封
  • 第十八封
  • 第十九封
  • 第二十封
  • 第二十一封
  • 第二十二封
  • 第二十三封
  • 第二十四封
  • 第二十五封
  • 第二十六封
  • 第二十七封
  • 第二十八封
  • 第二十九封
  • 第三十封
  • 第三十一封
  • 第三十二封
  • ​第三十三封
  • 第三十四封(附)
  • ​第三十六封
  • 第三十七封
  • 第三十八封(附)
  • 第三十九封
  • 第四十封
  • 第四十一封
  • 第四十二封(附)
  • 第四十三封(附)
  • ​第四十四封
  • 第四十五封
  • 第四十六封(附)
  • 第四十七封
  • 第四十八封
  • 第四十九封
  • 第五十封
  • 第五十一封
  • 第五十二封
  • 第五十三封 (附)
  • 第五十四封
  • 第五十五封
  • 第五十六封
  • 第五十七封
  • 第五十八封
  • 第五十九封
  • 第六十封
  • 第六十一封
  • 第六十二封
  • 第六十三封
  • 第六十四封
  • 第六十五封 (附)
  • 第六十六封
  • 第六十七封
  • 第六十八封
  • 第六十九封 (附)
  • 第七十封
  • 第七十一封
  • 第七十二封 (附)
  • 第七十三封
  • 第七十四封 (附)
  • 第七十五封
  • 第七十六封 (附)
  • 第七十七封
  • 第七十八封
  • 第七十九封
  • 第八十封
  • 第八十一封
  • 第八十二封
  • 第八十三封
  • 第八十四封
  • 第八十五封
  • 第八十六封
  • 第八十七封
  • 第八十八封
  • 第八十九封
  • 第九十封
  • 第九十一封
  • 第九十二封
  • 第九十三封 (附)
  • 第九十四封
  • 第九十五封
  • 第九十六封
  • 第九十七封(附)
  • 第九十八封
  • 第九十九封
  • 第一百封

第十九封

 

尊敬的恩师:

祝您少病少恼常沐法乐,愿您转妙法輪度诸众生。【不必客套。】 3月9日——3月15日:四期 3月16日——3月22日:五期 总的感觉,这两期比以往要好。但不如上两期,昏沉又偶有出现。进境是否有周期性?比方说,进一丈退五尺,再进一丈再退五尺。我似已感觉到这种周期性,是否正常现象?请恩师开示。【用功未到落堂时刻,总不免进进退退,而不是一帆风顺的。这是因为:1,一天的工作和遭遇,常常要影响定境。2,八识种子的浮沉,更要影响定功。所以要屡退屡进了。这没有什么周期性,只要把稳舵,奋力前进,自能安抵达彼岸。】

蒙师父信示,每日六座打七之法,此六座均是修四印吗?【不是。前两座修四印,末后一座修二印。】比如一连打三个七,前二十天都是每日六座,只有最后一天修九座,对吗?【对!】这九座均修四印?【对!】遇大月十五修九座,时间安排相同吗?【对!】

《佛心经》“尔时即有十金刚藏菩萨”至“见如来心遍诸众生”,这一品写世尊住于三昧,菩萨见如来心遍诸众生。弟子有两点请问师父:

1.十金刚藏菩萨,是十位菩萨,还是一位菩萨名“十金刚藏”?【金刚藏菩萨是金刚萨埵——即普贤菩萨的内眷属,有很多很多的金刚王,此处的十金刚藏菩萨,乃指其为首的十大菩萨也。】

 2.先云“慈心三昧”,后云“慈悲三昧”。这是否在复印刻版时一字有误?“见如来心遍诸众生”,当是菩萨慧眼所见。众生本具真如佛性,自与如来心相应,但因妄想执着,不能证得,因业受报,头出头没,生生不息,故如来叹:“普视众生,都无差途。”【没有错误。慈心和慈悲,乃由慈心爱护众生故,见众生将遭末劫沉沦之苦而悲悯众生也。】如来入于慈悲三昧,心遍诸众生,正是救摄之处。怎样救?如何摄?这便引出下品:“尔时如来从三昧起”至“唯有如来心中心,余不能及”,这一品点出救摄之法。“众生没尽”之因,是“不解我法,不知我心,不到我际,被魔所持”。“如何救得”呢?菩萨不能摄,金刚力不能摄,诸天神变不能,唯有如来心中心方能救摄。可见共业业力之强,软硬不吃,神通不敌。又见心中心法之高强。其高深之处,以下便以“何以故”引出。【如是如是!】

弟子 齐志军 顶礼

1990年3月22日

 

【永寿童子】虽佛性无进退,而初修学人常有进退之感。如何方证无进退?

【LVM】本来就无进退,奈妄执有进退何!妄执减弱,方便说进;妄执增强,方便说退。


上一章 下一章

Copyright©2025 印心典藏, 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05325号-1

友情网站链接: 锵锵茶馆|佛心寺|佛法修证心要|大藏经来源网站-CBETA 漢文大藏經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