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大藏经
  • 佛学辞典
  • 印心文集
登录|注册
繁 / 简
您的位置:印心文集 > 齐老师 > 齐师与元音老人的书信集锦
朗读
夜间
字号
小 100% 大
收藏
下载
齐师与元音老人的书信集锦
  • 前言
  • 第一封
  • 第二封
  • 第三封
  • 第四封
  • 第五封
  • 第六封
  • 第七封
  • 第八封
  • 第九封
  • 第十封
  • 第十一封
  • 第十二封
  • 第十三封
  • 第十四封
  • 第十五封
  • 第十六封
  • 第十七封
  • 第十八封
  • 第十九封
  • 第二十封
  • 第二十一封
  • 第二十二封
  • 第二十三封
  • 第二十四封
  • 第二十五封
  • 第二十六封
  • 第二十七封
  • 第二十八封
  • 第二十九封
  • 第三十封
  • 第三十一封
  • 第三十二封
  • ​第三十三封
  • 第三十四封(附)
  • ​第三十六封
  • 第三十七封
  • 第三十八封(附)
  • 第三十九封
  • 第四十封
  • 第四十一封
  • 第四十二封(附)
  • 第四十三封(附)
  • ​第四十四封
  • 第四十五封
  • 第四十六封(附)
  • 第四十七封
  • 第四十八封
  • 第四十九封
  • 第五十封
  • 第五十一封
  • 第五十二封
  • 第五十三封 (附)
  • 第五十四封
  • 第五十五封
  • 第五十六封
  • 第五十七封
  • 第五十八封
  • 第五十九封
  • 第六十封
  • 第六十一封
  • 第六十二封
  • 第六十三封
  • 第六十四封
  • 第六十五封 (附)
  • 第六十六封
  • 第六十七封
  • 第六十八封
  • 第六十九封 (附)
  • 第七十封
  • 第七十一封
  • 第七十二封 (附)
  • 第七十三封
  • 第七十四封 (附)
  • 第七十五封
  • 第七十六封 (附)
  • 第七十七封
  • 第七十八封
  • 第七十九封
  • 第八十封
  • 第八十一封
  • 第八十二封
  • 第八十三封
  • 第八十四封
  • 第八十五封
  • 第八十六封
  • 第八十七封
  • 第八十八封
  • 第八十九封
  • 第九十封
  • 第九十一封
  • 第九十二封
  • 第九十三封 (附)
  • 第九十四封
  • 第九十五封
  • 第九十六封
  • 第九十七封(附)
  • 第九十八封
  • 第九十九封
  • 第一百封

第二十七封

 

恭敬顶礼师尊:

顶礼佛,顶礼法,顶礼僧。

1、既然“一切都在不言中”,故而“未开口前错”。欲得不错,直是开口不得。弟子会此意:若能知错,“对”也在其中了。【还有“对”在,错即在其中了。】师父开示:“自性可以离开妄想而独存”,“即一切境界,包括虚空,都一齐粉碎无余”。弟子觉得,这是从深定中得。弟子尚未得此深定,只能解之,而尚未能证之。【离波之水,不失其为水也。 洞山禅师悟道偈云:“渠今正是我,我今不是渠!”即颂此意也。好好用功,自能“大地平沉,虚空粉碎”!】我且先在妄念起处,去体认真如,以不著幻境,去保任自性。再就是日日坐去。只是坐去,哪管它得定不得定、爆炸不爆炸、开悟不开悟。瓜熟蒂落,待波息水朗之时,离妄念之真如便自得现前。【很得用功要诀】那时欲禀师傅,应仍是“未开口前错”。即使是错,也要开口。不开口怎能知错,不知错对从何来。【尽管开口,而未曾开口,有什么对与错在!】

2、蒙师傅开示,终南山隆兴寺之事,向往之心油然而生。隆兴寺可能是弟子今生归宿处。【体如虚空,虚空有归宿处么?】弟子先去朝拜该寺,却未必能找得到。天津藏密会上与会的本学法师的弟子不少,他们就在终南山,竟然不知道隆兴寺。教外人更难知道了。向谁问路呢?【真悟道者,归既无归,无归即归;到处即归,处处皆归而无所归!你找什么隆兴寺?】不知隆兴寺是否通邮,也不知道师傅与光升师是否有书信往来。若师傅能指一条明路,可断弟子许多迷惑。【早时有书信来往,今不知去处。听说在陕西宝鸡。】

3、早知灯是火,未觉饭已熟。弟子之痴,已见一斑。修心中心法已年余,给我父治病仍用气功,悲夫。【给你父亲治病,最好每次修第三印三座6小时,茶叶分3次,煎汤服下。】蒙师父开示治病之法,我代我父向您顶礼,以致谢忱。【不敢当。】

4、我妻秀芝读您信后,得大欢喜。她又写一信,今附去。

 

弟子 志明 顶礼

1990年12月6日

 

【永寿童子】“以不著幻境,去保任自性”,已经是过来人语了,但却不能完全踏实心安,故有“虚空粉碎、大地平尘”之说,对么?

【LVM】人不尽同,故而法无定法。有的人“啪”地一声,犹如爆炸物,身心世界,荡然无余,明明了了而又空无一物。有的人突然明白,“哦!原来如此!”之间差别多多。《金刚经》云:“一切贤圣,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”


上一章 下一章

Copyright©2025 印心典藏, 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05325号-1

友情网站链接: 锵锵茶馆|佛心寺|佛法修证心要|大藏经来源网站-CBETA 漢文大藏經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