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大藏经
  • 佛学辞典
  • 印心文集
登录|注册
繁 / 简
您的位置:印心文集 > 齐老师 > 齐师与元音老人的书信集锦
朗读
夜间
字号
小 100% 大
收藏
下载
齐师与元音老人的书信集锦
  • 前言
  • 第一封
  • 第二封
  • 第三封
  • 第四封
  • 第五封
  • 第六封
  • 第七封
  • 第八封
  • 第九封
  • 第十封
  • 第十一封
  • 第十二封
  • 第十三封
  • 第十四封
  • 第十五封
  • 第十六封
  • 第十七封
  • 第十八封
  • 第十九封
  • 第二十封
  • 第二十一封
  • 第二十二封
  • 第二十三封
  • 第二十四封
  • 第二十五封
  • 第二十六封
  • 第二十七封
  • 第二十八封
  • 第二十九封
  • 第三十封
  • 第三十一封
  • 第三十二封
  • ​第三十三封
  • 第三十四封(附)
  • ​第三十六封
  • 第三十七封
  • 第三十八封(附)
  • 第三十九封
  • 第四十封
  • 第四十一封
  • 第四十二封(附)
  • 第四十三封(附)
  • ​第四十四封
  • 第四十五封
  • 第四十六封(附)
  • 第四十七封
  • 第四十八封
  • 第四十九封
  • 第五十封
  • 第五十一封
  • 第五十二封
  • 第五十三封 (附)
  • 第五十四封
  • 第五十五封
  • 第五十六封
  • 第五十七封
  • 第五十八封
  • 第五十九封
  • 第六十封
  • 第六十一封
  • 第六十二封
  • 第六十三封
  • 第六十四封
  • 第六十五封 (附)
  • 第六十六封
  • 第六十七封
  • 第六十八封
  • 第六十九封 (附)
  • 第七十封
  • 第七十一封
  • 第七十二封 (附)
  • 第七十三封
  • 第七十四封 (附)
  • 第七十五封
  • 第七十六封 (附)
  • 第七十七封
  • 第七十八封
  • 第七十九封
  • 第八十封
  • 第八十一封
  • 第八十二封
  • 第八十三封
  • 第八十四封
  • 第八十五封
  • 第八十六封
  • 第八十七封
  • 第八十八封
  • 第八十九封
  • 第九十封
  • 第九十一封
  • 第九十二封
  • 第九十三封 (附)
  • 第九十四封
  • 第九十五封
  • 第九十六封
  • 第九十七封(附)
  • 第九十八封
  • 第九十九封
  • 第一百封

第五十六封

 

恭敬顶礼师尊:

顶礼佛,顶礼法,顶礼僧。

弟子扪心自问:“我心中隐隐的存在着一个神妙奇特的境界吗?”不能说有,也不能说无。【咦!说什么有无!可怜生,着在里面而不自知!】 轮回于六道,犹如在梦中。一旦梦醒,六道皆虚。追求“梦醒”,故不能说无;但“梦醒”不过是“一觉醒来”,既不曾三头,又不曾六臂,有甚神妙奇特而言呢?故不能说有。【何用追求,这说梦说醒的是谁?整日在你面门放光,几曾入梦?】“就贴近处荐取”,快刀斩乱麻,当下即了,立地成佛;“向远处寻取”,须得三大阿僧祇劫,仅一僧祇,便是无穷多,了期渺渺矣。【坐在饭萝边,饿杀人无数!】修法犹如演若达多失头,也如骑驴觅驴。就近荐取,当下即得。可就近哪个是?自答:你疑哪个不是?!【大似含元殿里问长安!亦白眉马谡之流也。】是什么?是轮回还是解脱?【且忌道着!】忽然想到楞严经上有“少见恒河,老见恒河”之说。“镇日在面门放光”的就是它了。【古佛过去久矣!】弟子早就知道它了,说“知道”不确切。弟子早就抓住它了,说“抓住”更不确切。【果真如此,还说什么是非、迷悟、善恶?!】反正弟子明白,它就是“自性”,就是“大好天真佛”。它时时都在起作用。若没有它,漫说解脱,即轮回也不可得。扬眉瞬目是它在起作用,抬手动足也是它在起作用。它不属于善,也不属于恶,但是善恶都是它的变现。它不属于迷,也不属于悟,但迷悟都是它的现行。【一落言诠,早非是了也。】弟子早就“认识”它了,尽管用“认识”这个词不确切。这就是明心见性么?【似则似,是则不是!以有个明心见性在,早非是了也。】【兹举两个古人悟后用功的榜样为子作楷模。第一个,马祖答师问云:“自从胡乱后,30年不缺盐酱。”第二个,赵洲云:“老僧除二时粥饭外,四十年不杂用心。”你看这两位大师,都是禅宗大祖师,他们在悟道后,一个用30年、一个用40年,作保任的功夫,才打彻圆证菩提,何况我们呢?你不在这方面努力保任,还东说西问些什么?!或问曰:“既悟此性,为什么不能即同诸佛,具智慧、辩才、神通等等奇妙?”答曰:初悟此性者为孩童,必俟其成长,方可应酬人事。明见真心后,绵密保任,则习气渐渐消除,智慧渐渐扩充。此无始以来所染着的习气,必须五年、十年乃至二三十年的精勤锻炼,方能销尽。古德所说渐臻玄奥,不我欺也。或有即具者,必是佛祖再来,一悟便彻,岂可概论。】

弟子 志明 顶礼

佛历二五三六年六月初二

【永寿童子】明心见性,好大一棵树,挂住不少人。

【LVM】【坐在饭萝边,饿杀人无数!】

【永寿童子】再请问老师一遍:如何保任,方是最捷径处?

【LVM】【一落言诠,早非是了也。】


上一章 下一章

Copyright©2025 印心典藏, 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05325号-1

友情网站链接: 锵锵茶馆|佛心寺|佛法修证心要|大藏经来源网站-CBETA 漢文大藏經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