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十八
尊者迦多衍尼子造
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
定蕴第七中摄纳息第三
摄可得相应 成不得舍退
顿渐灭依定 此章愿具说
十想。谓:无常想。无常苦想。苦无我想。死想。不净想。厌食想。一切世间不可乐想。断想。离想。灭想。
四静虑。四无量。四无色。八解脱。八胜处。十遍处。八智。三三摩地。
无常想等,摄几静虑等耶?
答:无常想,摄四静虑、四无色、四解脱。
如无常想;无常苦想、苦无我想、死想、断想、离想、灭想,亦尔。
不净想,摄第三、第四静虑,初二解脱。
如不净想;厌食想,亦尔。
一切世间不可乐想,摄第三、第四静虑。
初静虑等,摄几静虑等耶?
答:初静虑,摄初静虑、四无量、初二解脱、前四胜处、八智、三三摩地。
第二静虑,摄第二静虑、四无量、初二解脱、前四胜处、八智、三三摩地。
第三静虑,摄第三静虑、三无量、八智、三三摩地。
第四静虑,摄第四静虑、三无量、净解脱、后四胜处、前八遍处、八智、三三摩地。
慈无量等,摄几无量等耶?
答:慈摄慈世俗智,乃至舍摄舍世俗智。
空无边处等,摄几无色等耶?
答:空无边处,摄空无边处,及彼解脱,彼遍处,六智,三三摩地。
识无边处,摄识无边处,及彼解脱,彼遍处,六智,三三摩地。
无所有处,摄无所有处,及彼解脱,六智,三三摩地。
非想非非想处,摄非想非非想处,及彼解脱,灭想受解脱,世俗智。
初解脱等,摄几解脱等耶?
答:初、第二、第三解脱,摄初、第二、第三解脱世俗智。
空无边处解脱,摄空无边处解脱,及彼遍处,六智,三三摩地。
识无边处解脱,摄识无边处解脱,及彼遍处,六智,三三摩地。
无所有处解脱,摄无所有处解脱,六智,三三摩地。
非想非非想处解脱,摄非想非非想处解脱,世俗智。
灭想受解脱,摄灭想受解脱。
初胜处等,摄几胜处等耶?
答:初胜处,摄初胜处世俗智,乃至第八胜处,摄第八胜处世俗智。
初遍处等,摄几遍处等耶?
答:初遍处,摄初遍处世俗智,乃至第十遍处,摄第十遍处世俗智。
法智等,摄几智等耶?
答:法智,摄法智,五智少分。
类智,摄类智,五智少分。
他心智,摄他心智,四智少分。
世俗智,摄世俗智,一智少分。
苦智,摄苦智,二智少分。
集智,摄集智,二智少分。
灭智,摄灭智,三智少分。
道智,摄道智,三智少分。
空三摩地等,摄几三摩地耶?
答:空摄空,无愿摄无愿,无相摄无相。
如摄;可得,亦尔。
无常想等,与几静虑等相应耶?
答:无常想,与四静虑,四无色,四解脱,四智,一三摩地相应。
如无常想;无常苦想、苦无我想、死想、断想、离想、灭想,亦尔。
不净想,与后二静虑,初二解脱,世俗智相应。
如不净想;厌食想,亦尔。
一切世间不可乐想,与后二静虑,世俗智相应。
初静虑等,与几静虑等相应耶?
答:初静虑,与初静虑,四无量,初二解脱,前四胜处,八智,三三摩地相应。
第二静虑,与第二静虑,四无量,初二解脱,前四胜处,八智,三三摩地相应。
第三静虑,与第三静虑,三无量,八智,三三摩地相应。
第四静虑,与第四静虑,三无量,净解脱,后四胜处,前八遍处,八智,三三摩地相应。
慈无量等,与几无量等相应耶?
答:慈与慈世俗智相应,乃至舍与舍世俗智相应。
空无边处等,与几无色等相应耶?
答:空无边处,与空无边处,及彼解脱,彼遍处,六智,三三摩地相应。
识无边处,与识无边处,及彼解脱,彼遍处,六智,三三摩地相应。
无所有处,与无所有处,及彼解脱,六智,三三摩地相应。
非想非非想处,与非想非非想处,及彼解脱,世俗智相应。
初解脱等,与几解脱等相应耶?
答:初、第二、第三解脱,与初、第二、第三解脱,世俗智相应。
空无边处解脱,与空无边处解脱,及彼遍处,六智,三三摩地相应。
识无边处解脱,与识无边处解脱,及彼遍处,六智,三三摩地相应。
无所有处解脱,与无所有处解脱,六智,三三摩地相应。
非想非非想处解脱,与非想非非想处解脱,世俗智相应。
灭想受解脱,非相应。
初胜处等,与几胜处等相应耶?
答:初胜处,与初胜处世俗智相应,乃至第八胜处,与第八胜处世俗智相应。
初遍处等,与几遍处等相应耶?
答:初遍处,与初遍处世俗智相应,乃至第十遍处,与第十遍处世俗智相应。
法智等,与几三摩地相应耶?
答:法智,与三三摩地,少分相应。
如法智;类智,亦尔。
他心智,与一三摩地,少分相应。
如他心智;集、灭、道智,亦尔。
苦智,与二三摩地,少分相应。
若成就初静虑等,彼于四静虑等几成就?几不成就?
答:若成就初静虑,彼于四静虑:或一、二、三、四。
一者谓:梵世爱未尽。
二者谓:梵世爱尽,上爱未尽。
三者谓:极光净爱尽,上爱未尽。
四者谓:遍净爱尽。
于四无量:或无,或三,或四。
无者谓:生无色界。
三者谓:生遍净、广果。
四者谓:生欲界、梵世、极光净。
于四无色:或无,或一、二、三、四。
无者谓:色爱未尽。
一者谓:色爱尽,上爱未尽。
二者谓:空无边处爱尽,上爱未尽。
三者谓:识无边处爱尽,上爱未尽。
四者谓:无所有处爱尽。
于八解脱:或无,或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。
无者谓:生遍净。遍净爱未尽。
一者谓:生遍净。遍净爱尽,上爱未尽。
若生广果,即彼爱未尽。
若生空无边处,即彼爱未尽。
二者谓:生欲界、梵世、极光净,遍净爱未尽。
若生遍净、广果,广果爱尽,上爱未尽。
若生空无边处,即彼爱尽,上爱未尽。
若生识无边处,即彼爱未尽。
三者谓:生欲界、梵世、极光净,遍净爱尽,上爱未尽。
若生遍净、广果,空无边处爱尽,上爱未尽。
若生空、识无边处,识无边处爱尽,上爱未尽。
若生无所有处,即彼爱未尽。
四者谓:生欲界、梵世、极光净,广果爱尽,上爱未尽。
若生遍净、广果,识无边处爱尽,上爱未尽。
若生空、识无边处、无所有处,无所有处爱尽。
若生非想非非想处,不得灭尽定。
五者谓:生欲界、梵世、极光净,空无边处爱尽,上爱未尽。
若生遍净、广果,无所有处爱尽,不得灭尽定。
若生非想非非想处,得灭尽定。
六者谓:生欲界、梵世、极光净,识无边处爱尽,上爱未尽。
若生遍净、广果,得灭尽定。
七者谓:生欲界、梵世、极光净,无所有处爱尽,不得灭尽定。
八者谓:生欲界、梵世、极光净,得灭尽定。
于八胜处:或无,或四,或八。
无者谓:生遍净,即彼爱未尽。
若生无色界。
四者谓:生欲界、梵世、极光净、遍净爱未尽。
若生遍净,即彼爱尽。
若生广果。
八者谓:生欲界、梵世、极光净、遍净爱尽。
于十遍处:或无,或一、二、八、九、十。
无者谓:生欲界、梵世、极光净、遍净,遍净爱未尽。
若生无所有处、非想非非想处。
一者谓:生空无边处,即彼爱未尽。
若生识无边处。
二者谓:生空无边处,即彼爱尽。
八者谓:生欲界、梵世、极光净、遍净,遍净爱尽,上爱未尽。
若生广果,即彼爱未尽。
九者谓:生欲、色界,欲、色爱尽,上爱未尽。
十者谓:生欲、色界,空无边处爱尽。
于八智:或二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。
二者谓:异生苦法忍位。
四者谓:苦法智,苦类忍位。
五者谓:苦类智,集法忍位。
六者谓:集法智。乃至灭法忍位。
七者谓:灭法智。乃至道法忍位。
八者谓:道法智。以上诸位。
于三三摩地:或无,或二,或三。
无者谓:诸异生。
二者谓:诸圣者,灭法忍未生。
三者谓:灭法忍已生。
如成就初静虑;乃至成就第四静虑,随所应,亦尔。
七补特伽罗。谓:随信行。随法行。信胜解。见至。身证。慧解脱。俱解脱。
随信行等,于味相应等四静虑、四无色,几成就?几不成就?
答:
随信行:
于味相应四静虑,或无,或一、二、三、四。
无者谓:色爱尽。
一者谓:遍净爱尽,上爱未尽。
乃至四者谓:梵世爱未尽。
于净四静虑:或无,或一、二、三、四。
无者谓:欲爱未尽。
一者谓:欲爱尽,上爱未尽。
乃至四者谓:遍净爱尽。
于无漏四静虑:或无,或一、二、三、四。
无者谓:依未至定,入正性离生。
一者谓:依初静虑,或静虑中间,入正性离生。
乃至四者谓:依第四静虑,入正性离生。
于味相应四无色:或一、二、三、四。
一者谓:无所有处爱尽,上爱未尽。
乃至四者谓:空无边处爱未尽。
于净四无色:或无,或一、二、三、四。
无者谓:色爱未尽。
一者谓:色爱尽,上爱未尽。
乃至四者谓:无所有处爱尽。
于无漏三无色,皆不成就。
如随信行;随法行,亦尔。
信胜解:
于味相应四静虑:或无,或一、二、三、四。
无者谓:色爱尽。
一者谓:遍净爱尽,上爱未尽。
乃至四者谓:梵世爱未尽。
于净四静虑:或无,或一、二、三、四。
无者谓:欲爱未尽。若生无色界。
一者谓:生欲界,欲爱尽,上爱未尽。
若生梵世,即彼爱未尽。
若生极光净,即彼爱未尽。
若生遍净,即彼爱未尽。
若生广果。
二者谓:生欲界、梵世,梵世爱尽,上爱未尽。
若生极光净,即彼爱尽,上爱未尽。
若生遍净,即彼爱尽。
三者谓:生欲界、梵世,极光净爱尽,上爱未尽。
若生极光净,遍净爱尽。
四者谓:生欲界、梵世,遍净爱尽。
于无漏四静虑:或无,或一、二、三、四。
无者谓:欲爱未尽。
一者谓:欲爱尽,上爱未尽。
乃至四者谓:遍净爱尽。
于味相应四无色:或一、二、三、四。
一者谓:无所有处爱尽,上爱未尽。
乃至四者谓:空无边处爱未尽。
于净四无色:或无,或一、二、三、四。
无者谓:生欲、色界,色爱未尽。
一者谓:生欲、色界,色爱尽,上爱未尽。
若生空无边处,即彼爱未尽。
若生识无边处,即彼爱未尽。
若生无所有处,即彼爱未尽。
若生非想非非想处。
二者谓:生欲、色界、空无边处,空无边处爱尽,上爱未尽。
若生识无边处,即彼爱尽,上爱未尽。
若生无所有处,即彼爱尽。
三者谓:生欲、色界、空无边处,识无边处爱尽,上爱未尽。
若生识无边处,无所有处爱尽。
四者谓:生欲、色界、空无边处,无所有处爱尽。
于无漏三无色:或无,或一、二、三。
无者谓:色爱未尽。
一者谓:色爱尽,上爱未尽。
乃至三者谓:识无边处爱尽。
如信胜解;见至,亦尔。
身证:
于味相应四静虑,皆不成就。
于净四静虑:或无,或一、二、三、四。
无者谓:生非想非非想处。
一者谓:生广果。
乃至四者谓:生欲界、梵世。
于无漏四静虑,皆成就。
于味相应四无色:成就一,不成就三。
于净四无色:或一,或四。
一者谓:生非想非非想处。
四者谓:生欲、色界。
于无漏三无色,皆成就。
慧解脱:
于味相应四静虑,皆不成就。
于净四静虑:或无,或一、二、三、四。
无者谓:生无色界。
一者谓:生广果。
乃至四者谓:生欲界、梵世。
于无漏四静虑,皆成就。
于味相应四无色,皆不成就。
于净四无色:或一、二、三、四。
一者谓:生非想非非想处。
乃至四者谓:生欲、色界,空无边处。
于无漏三无色,皆成就。
俱解脱:
于味相应四静虑,皆不成就。
于净四静虑:或无,或一、二、三、四。
无者谓:生非想非非想处。
一者谓:生广果。
乃至四者谓:生欲界、梵世。
于无漏四静虑,皆成就。
于味相应四无色,皆不成就。
于净四无色:或一,或四。
一者谓:生非想非非想处。
四者谓:生欲、色界。
于无漏三无色,皆成就。
颇有成就味相应四静虑,非净,非无漏耶?
答:有。谓:欲爱未尽。
颇有成就净四静虑,非味相应,非无漏耶?
答:有。谓:异生生欲界、梵世,色爱尽。
颇有成就无漏四静虑,非味相应,非净耶?
答:有。谓:圣者生无色界。
颇有成就净、无漏四静虑,非味相应耶?
答:有。谓:圣者生欲界、梵世,色爱尽。
颇有成就余二,或三耶?
答:无。
颇有不成就味相应四静虑,非净,非无漏耶?
答:有。谓:圣者生欲界、梵世,色爱尽。
颇有不成就净四静虑,非味相应,非无漏耶?
答:无。
颇有不成就无漏四静虑,非味相应,非净耶?
答:无。
颇有不成就味相应、净四静虑,非无漏耶?
答:有。谓:圣者生无色界。
颇有不成就味相应、无漏四静虑,非净耶?
答:有。谓:异生生欲界、梵世,色爱尽。
颇有不成就净、无漏四静虑,非味相应耶?
答:有。谓:欲爱未尽。
颇有不成就味相应、净、无漏四静虑耶?
答:有。谓:异生生无色界。
颇有成就味相应四无色,非净,非无漏耶?
答:有。谓:色爱未尽。
颇有成就净、无漏四无色,非味相应耶?
答:有。谓:生欲色界、空无边处阿罗汉。
颇有成就余耶?
答:无。
颇有不成就味相应四无色,非净,非无漏耶?
答:有。谓:生欲色界、空无边处阿罗汉。
颇有不成就净、无漏四无色,非味相应耶?
答:有。谓:色爱未尽。
颇有不成就余耶?
答:无。
颇有得味相应四静虑,非净,非无漏耶?
答:有。谓:色爱尽,起欲界缠退时。若无色没,生欲界时。
颇有得净四静虑,非味相应,非无漏耶?
答:无。
颇有得无漏四静虑,非味相应,非净耶?
答:有。谓:依第四静虑入正性离生。若得阿罗汉果时。
颇有得余耶?
答:无。
颇有舍味相应四静虑,非净,非无漏耶?
答:无。
颇有舍净四静虑,非味相应,非无漏耶?
答:有。谓:异生遍净爱尽,起欲界缠退时。若欲界、梵世没,生无色界时。
颇有舍净、无漏四静虑,非味相应耶?
答:有。谓:圣者遍净爱尽,起欲界缠退时。
颇有舍余耶?
答:无。
颇有得味相应四无色,非净,非无漏耶?
答:有。谓:阿罗汉起欲、色界缠退时。
颇有得无漏三无色,非味相应,非净耶?
答:有。谓:得阿罗汉果时。
颇有得余耶?
答:无。
颇有舍味相应四无色,非净,非无漏耶?
答:无。
颇有舍净四无色,非味相应,非无漏耶?
答:有。谓:异生无所有处爱尽,起欲、色界缠退时。
颇有舍无漏三无色,非味相应,非净耶?
答:有。谓:信胜解识无边处爱尽,练根时。
颇有舍净、无漏四无色,非味相应耶?
答:有。谓:圣者无所有处爱尽,起欲、色界缠退时。
颇有舍余耶?
答:无。
颇有退味相应四静虑,非净,非无漏耶?
答:无。
颇有退净四静虑,非味相应,非无漏耶?
答:有。谓:异生遍净爱尽,起欲界缠退时。
颇有退净、无漏四静虑,非味相应耶?
答:有。谓:圣者遍净爱尽,起欲界缠退时。
颇有退余耶?
答:无。
颇有退味相应四无色,非净,非无漏耶?
答:无。
颇有退净四无色,非味相应,非无漏耶?
答:有。谓:异生无所有处爱尽,起欲、色界缠退时。
颇有退净、无漏四无色,非味相应耶?
答:有。谓:圣者无所有处爱尽,起欲、色界缠退时。
颇有退余耶?
答:无。
颇有味相应四静虑顿得耶?
答:有。谓:色爱尽,起欲界、梵世缠退时。若无色界没,生欲界、梵世时。
颇有味相应四静虑顿舍耶?
答:无。
颇有味相应四静虑渐得耶?
答:有。
颇有味相应四静虑渐舍耶?
答:有。
颇有净四静虑顿得耶?
答:无。
颇有净四静虑顿舍耶?
答:有。谓:遍净爱尽,起欲界缠退时。若欲界、梵世没,生无色界时。
颇有净四静虑渐得耶?
答:有。
颇有净四静虑渐舍耶?
答:有。
颇有无漏四静虑顿得耶?
答:有。谓:依第四静虑入正性离生,若得阿罗汉果。
颇有无漏四静虑顿舍耶?
答:有。谓:圣者遍净爱尽,起欲界缠退时。
颇有无漏四静虑渐得耶?
答:有。
颇有无漏四静虑渐舍耶?
答:有。
颇有味相应四无色顿得耶?
答:有。谓:阿罗汉起欲色界、空无边处缠退时。
颇有味相应四无色顿舍耶?
答:无。
颇有味相应四无色渐得耶?
答:有。
颇有味相应四无色渐舍耶?
答:有。
颇有净四无色顿得耶?
答:无。
颇有净四无色顿舍耶?
答:有。谓:无所有处爱尽,起欲、色界缠退时。
颇有净四无色渐得耶?
答:有。
颇有净四无色渐舍耶?
答:有。
颇有无漏三无色顿得耶?
答:有。谓:得阿罗汉果时。
颇有无漏三无色顿舍耶?
答:有。谓:圣者识无边处爱尽,起欲、色界缠退时。
颇有无漏三无色渐得耶?
答:有。
颇有无漏三无色渐舍耶?
答:有。
身语表、无表,依何定灭?
答:身语表,——依初或未至。
身语无表,依四或未至。
三恶行、三妙行、三不善根、三善根,依何定灭?
答:依未至。
四非圣语、四圣语、四生、四种入胎、四识住,依何定灭?
答:四非圣语,四圣语,胎、卵、湿、生,四种入胎:依未至。
化生,后三识住:依七或未至。
色识住:——依四或未至。
五蕴、五取蕴、五趣、五妙欲、五学处,依何定灭?
答:色蕴、色取蕴:——依四或未至。
四蕴、四取蕴、天趣:——依七或未至。
余四趣,五妙欲,五学处:依未至。
六内处、六外处、六识身、六触身、六受身、六想身、六思身、六爱身,依何定灭?
答:五内处,色、声、触外处:——依四或未至。
意内处、法外处、意识身,及彼相应触、受、想、思爱身:依七或未至。
香、味外处,鼻、舌识身。及彼相应触、受、想、思爱身:依未至。
眼、耳、身识身。及彼相应触、受、想、思爱身:——依初或未至。
七识住、八世法、九有情居、十业道,依何定灭?
答:初识住、八世法、初有情居、十业道:依未至。
第二识住、有情居:——依初或未至。
第三识住、有情居:——依二或未至。
第四识住、有情居:——依三或未至。
第五有情居:——依四或未至。
第五识住、第六有情居:——依五或未至。
第六识住、第七有情居:——依六或未至。
第七识住,第八、第九有情居:——依七或未至。
四静虑、四无量、四无色、八解脱、八胜处、十遍处,依何定灭?
答:初静虑:——依初或未至。
第二静虑,喜无量,初二解脱,前四胜处:——依二或未至。
第三静虑:——依三或未至。
第四静虑,三无量,净解脱,后四胜处,前八遍处:依四或未至。
空无边处,及彼解脱、遍处:——依五或未至。
识无边处,及彼解脱、遍处:——依六或未至。
后二无色,后三解脱:——依七或未至。
他心智、世俗智,依何定灭?
答:他心智:依四或未至。
世俗智:依七或未至。
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第四
不还学无学 顺逆住极二
菩萨记愿智 无诤四双别
住断法调伏 法随法及行
法轮正法世 此章愿具说
有五不还。谓:中般涅盘、生般涅盘、有行般涅盘、无行般涅盘、上流往色究竟。
为五摄一切?为一切摄五耶?
答:一切摄五,非五摄一切。不摄何等?谓:现法般涅盘,及往无色不还。
中般涅盘,生般涅盘,何者为胜?
答:若住等断,则中般涅盘为胜;若生般涅盘断结多,则彼为胜。
中般涅盘,乃至上流往色究竟,何者为胜?
答:若住等断,则中般涅盘为胜;若乃至上流往色究竟断结多,则彼为胜。
如是生般涅盘,乃至上流往色究竟有行般涅盘,乃至上流往色究竟无行般涅盘,上流往色究竟,何者为胜?
答:若住等断,则生般涅盘等为胜;若有行般涅盘等断结多,则彼为胜。
诸学,彼一切为得未得而学耶?设为得未得而学,彼一切学耶?
答:应作四句。
有学,非为得未得而学。谓:学住本性。
有为得未得而学,彼非学。谓:阿罗汉及异生进求上法。
有学,亦为得未得而学。谓:学进求上法。
有非学,亦非为得未得而学。谓:阿罗汉及异生住本性。
诸无学,彼一切不为得未得而学耶?设不为得未得而学,彼一切无学耶?
答:应作四句。
有无学,非不为得未得而学。谓:阿罗汉进求上法。
有不为得未得而学,非无学。谓:学及异生住本性。
有无学,亦不为得未得不学。谓:阿罗汉住本性。
有非无学,亦非不为得未得而学。谓:学及异生进求上法。
顺流是何义?
答:于诸生、诸趣、诸有、诸种类、诸生死,为支、为门、为事、为道、为迹向,是顺流义。
逆流是何义?
答:于生灭、趣灭、有灭、种类灭、生死灭,为支、为门、为事、为道、为迹向,是逆流义。
自住是何义?
答:非于诸生,乃至诸生死为支,乃至为迹向。亦非于生灭,乃至生死灭为支,乃至为迹向,是自住义。
诸阿罗汉,彼一切自住耶?设自住,彼一切阿罗汉耶?
答:诸阿罗汉,彼一切皆自住。
有自住非阿罗汉。谓:不还。
如世尊言:
『永断五烦恼 学满无引法
得自在定根 是人名自住』
诸得极禁,彼一切得极迹耶?设得极迹,彼一切得极禁耶?
答:诸得极禁,彼一切得极迹。
有得极迹,非得极禁。谓:不还。
如世尊言:「云何苾刍得极迹?谓:于五顺下分结永断遍知。」
齐何名菩萨?
答:齐能造作增长相异熟业。
得何名菩萨?
答:得相异熟业。
如说:「慈氏!汝于来世当得作佛,名慈氏如来、应、正等觉。」
此何智?
答:因智、道智。
此于何转?
答:有于相异熟业转,由此名因智。
有于无漏根、力、觉支、道支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,由此名道智。
如说:「此苾刍!即于现法,当辨圣旨。」
此何智?
答:道智。
此于何转?
答:此于无漏根、力,觉支,道支,得诸漏永尽转,由此名道智。
愿智云何?
答:如阿罗汉成就神通,得心自在,随欲知义,发正愿已,便入边际第四静虑;从定起已,如愿皆知。
愿智当言:善耶?无记耶?
答:或善。或无记。
云何无诤行?
答:一切阿罗汉善达内时,外不如是,若亦善达外时,名无诤行。
无诤名何法?
答:令他相续无杂秽转。
如说:「我弟子中因儒童黠慧第一,婆呬迦等敏捷第一。」此二何差别?
答:尊者因儒童,心直、心无曲、心淳质增上
尊者婆呬迦等,心濡、心调柔、心和顺增上。
如说:「我弟子中,小路于心回善,大路于想回善。」此二何差别?
答:尊者小路,多住于心循心观念住。
尊者大路,多住于法循法观念住。
如说:「我弟子中,舍利子具大慧辩,执大藏得无碍解。」此二何差别?
答:尊者舍利子,多住义无碍解。
尊者执大藏,多住四无碍解。
如说:「我弟子中,大迦叶波少欲知足,具杜多行;薄矩罗少病节俭,具净戒行。」
此二何差别?
答:尊者大迦叶波,所得饮食若麁、若妙,随次第食,无所简别。
尊者薄矩罗,——所得饮食或麁、或妙,简去妙者,而食麁者。
复次!
尊者大迦叶波,广识大福,易得衣服、饮食、卧具、医药,及余资具;先不受杜多功德,而能奉行。
尊者薄矩罗,非广识大福,难得衣服、饮食、卧具、医药,及余资具;先受杜多功德,亦能奉行。
少识苾刍,受杜多功德,于中随转,此不为难。
如说:「大名学,多住五盖渐断。」
此中云何学?
答:预流,或一来。
云何学多住五盖渐断?
答:渐断、渐离、渐伏、渐背。
如说:「苾刍!法舍故,毗柰耶舍;毗柰耶舍故,法舍。」
云何法?
答:八支圣道。
云何毗柰耶?
答:贪、瞋、痴灭。
云何法舍故,毗柰耶舍;毗柰耶舍故,法舍?
答:若于八支圣道,不修习时,彼于贪、瞋、痴灭,不能作证。
若于贪、瞋、痴灭,不作证时,彼于八支圣道,不能修习。
由此因缘故,作是说。
如说:「法随法行。」
云何法?
答:寂灭涅盘。
云何随法?
答:八支圣道。
云何法随法行?
答:若于此中,随义而行。
复次!别解脱名法,别解脱律仪名随法。若于此中随义而行,名法随法行。
复次!身律仪、语律仪、命清净名法,受此名随法。若于此中随义而行,名法随法行。
云何法轮?
答:八支圣道。
齐何当言转法轮?
答:若时具寿阿若多憍陈那见法。
云何正法?
答:无漏根、力、觉支、道支。
齐何当言正法住?
答:若时行法者住。
齐何当言正法灭?
答:若时行法者灭。
若初入无漏初静虑,由得此故,得诸余无漏心心所法,彼何世摄?
答:未来。
若初入乃至无漏无所有处,由得此故,得诸余无漏心心所法,彼何世摄?
答:未来。
诸生何世摄?
答:未来。
诸灭何世摄?
答:现在。
说一切有部发智论卷第十八
二者谓极光净爱尽上爱未尽。三者谓梵世爱尽上爱未尽。四者谓梵世爱未尽。于净四静虑。或无或一二三四。无者谓欲爱未尽。一者谓欲爱尽上爱未尽。二者谓梵世爱尽上爱未尽。三者谓极光净爱尽遍净爱上爱未尽。四者谓遍净爱尽。于无漏四静虑。或无或一二三四。无者谓依未至定入正性离生。一者谓依初静虑。或静虑中间入正性离生。二者谓依第二静虑入正性离生。三者谓依第三静虑入正性离生。四者谓依第四静虑入正性离生。于味相应四无色。或一二三四。一者谓无所有处爱尽上爱未尽。二者谓识无边处爱尽上爱未尽。三者谓空无边处爱尽上爱未尽。四者谓空无边处爱未尽。于净四无色。或无或一二三四。无者谓色爱未尽。一者谓色爱尽上爱未尽。二者谓空无边处爱尽上爱未尽。三者谓识无边处爱尽上爱未尽。四者谓无所有处爱尽。于无漏三无色皆不成就。如随信行随法行亦尔。信胜解于味相应四静虑。或无或一二三四。无者谓色爱尽。一者谓遍净爱尽上爱未尽。二者谓极光净爱尽上爱未尽。三者谓梵世爱尽上爱未尽。四者谓梵世爱未尽。于净四静虑。或无或一二三四。无者谓欲爱未尽若生无色界。一者谓生欲界欲爱尽上爱未尽。若生梵世即彼爱未尽。若生极光净即彼爱未尽。若生遍净即彼爱未尽。若生广果。二者谓生欲界梵世。梵世爱尽上爱未尽。若生极光净即彼爱尽上爱未尽。若生遍净即彼爱尽。三者谓生欲界梵世极光净爱尽上爱未尽。若生极光净遍净爱尽。四者谓生欲界梵世遍净爱尽。于无漏四静虑或无或一二三四。无者谓欲爱未尽。一者谓欲爱尽上爱未尽。二者谓梵世爱尽上爱未尽。三者谓极光净爱尽上爱未尽。四者谓遍净爱尽。于味相应四无色或一二三四。一者谓无所有处爱尽上爱未尽。二者谓识无边处爱尽上爱未尽。三者谓空无边处爱尽上爱未尽。四者谓空无边处爱未尽。于净四无色。或无或一二三四。无者谓生欲色界色爱未尽。一者谓生欲色界色爱尽上爱未尽。若生空无边处即彼爱未尽。若生识无边处即彼爱未尽。若生无所有处即彼爱未尽。若生非想非非想处。二者谓生欲色界空无边处。空无边处爱尽上爱未尽。若生识无边处即彼爱尽上爱未尽。若生无所有处即彼爱尽。三者谓生欲色界空无边处识无边处爱尽上爱未尽。若生识无边处无所有处爱尽。四者谓生欲色界空无边处无所有处爱尽。于无漏三无色或无或一二三。无者谓色爱未尽。一者谓色爱尽上爱未尽。二者谓空无边处爱尽上爱未尽。三者谓识无边处爱尽。如信胜解见至亦尔。身证于味相应四静虑皆不成就。于净四静虑。或无或一二三四。无者谓生非想非非想处。一者谓生广果。二者谓生遍净。三者谓生极光净。四者谓生欲界梵世。于无漏四静虑皆成就。于味相应四无色成就一不成就三。于净四无色。或一或四。一者谓生。非想非非想处。四者谓生欲色界于无漏三无色皆成就。慧解脱于味相应四静虑皆不成就。于净四静虑。或无或一二三四。无者谓生无色界。一者谓生广果。二者谓生遍净。三者谓生极光净。四者谓生欲界梵世。于无漏四静虑皆成就。于味相应四无色皆不成就。于净四无色。或一二三四。一者谓生非想非非想处。二者谓生无所有处。三者谓生识无边处。四者谓生欲色界空无边处。于无漏三无色皆成就。俱解脱于味相应四静虑皆不成就。于净四静虑。或无或一二三四。无者谓生非想非非想处。一者谓生广果。二者谓生遍净。三者谓生极光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