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观未来众生,复请世尊,惟愿为说修行无间,如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者大方便。】
这里的“无间”是指不间断、不间杂。不间断就是连续不断,不间杂就是一门深入。大慧菩萨观察未来的众生,为未来众生祈请不间断、不间杂的修行方法。这些方法,就如同诸位大菩萨修行的大方便。
【佛告大慧,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。云何为四?谓善分别自心现、观外性非性、离生住灭见、得自觉圣智善乐。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,得修行者大方便。】
方便有多门,所谓“大方便”乃方便之大,比其他方便重要。佛告诉大慧菩萨,有四种大方便:①善分别自心现。②观外性非性。③离生住灭见。④得自觉圣智善乐。成就这四法,就是诸位大菩萨修行的大方便。
【云何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?谓如是观三界唯心分齐。离我我所,无动摇,离去来。无始虚伪习气所熏,三界种种色行系缚,身财建立,妄想随入现。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。】
什么是“善分别自心现”?就是善于分别一切法都是自心的幻现,一切法都不在心外,都不是实有,都空不可得。也就是空观。分齐就是界限。三界由妄想而起,妄想出不了自心的界限。了知心外无法,则离“我”,离“我所”,人法二执俱离,还有什么动作、去来之相呢!但由于无始虚伪妄想的长期熏习,故有三界种种色行系缚。色行,是指“色受想行识”五阴。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这三界的众生,其五阴有种种不同。就拿识阴里的前五识来说吧,欲界众生有“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”,色界的天人只有“眼、耳、身”三识,而无须鼻、舌。由于三界种种色行的束缚,故有自身及自身所须的资材等等现象起现,其实,种种建立都是由妄想而起。若了妄想无性,则三界顿空。以上所说,就是大菩萨修行的第一大方便——善分别自心现。
【云何菩萨摩诃萨善观外性非性?谓焰梦等一切性,无始虚伪妄想习因,观一切性自性,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善观外性非性。是名菩萨摩诃萨善观外性非性。】
什么是“观外性非性”?由于一切法都是自心的幻现,如阳焰不真,如梦境不有。但因无始虚伪妄想习气,妄执心外有法。由于妄想无性,则心外之法就无性。无性则假,所以“观外性非性”也就是假观。“外性非性”就是心外之法无实性。大菩萨正是这样善于观察心外之法无实性,这就是大菩萨修行的第二大方便——观外性非性。
【云何菩萨摩诃萨善离生住灭见?谓如幻梦一切性,自他俱性不生,随入自心分齐。故见外性非性。见识不生,及缘不积聚。见妄想缘生,于三界内外一切法不可得。见离自性,生见悉灭。知如幻等诸法自性,得无生法忍。得无生法忍已,离生住灭见。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离生住灭见。】
什么是“离生住灭见”?因缘所生法,不自生、不他生、不共生、不无因生,是故说无生。无生则无住,无住则无灭,这就是离生住灭见。因缘所生,离生住灭,空不可得,假名而已。万法皆空,假名不无,即空即假,是名中观。“如幻梦一切性,自他俱性不生”——三界一切法都是缘起于心,如幻影,如梦境。“俱”就是“共”。“自他俱性不生”就是不自生、不他生、不共生。“随入自心分齐”——出不了自心的界限,心外不曾有实法生起,所以不自生。“故见外性非性”——由于不自生,所以心外之法没有实性可得。心外之法就是自心之外的“他”法,由于外性非性,所以不他生。“见识不生,及缘不积聚”——内见心识不生,外无缘尘积聚,内外都不可得,所以不共生。“见妄想缘生,于三界内外一切法不可得”——三界内外一切法都不可得,都是妄想缘生。妄想是缘起之因,所以不无因生。“见离自性,生见悉灭”——明见一切法都没有自己的实性,“自生、他生、共生、无因生”等生见就都息灭了。“知如幻等诸法自性,得无生法忍”——了知诸法自性如幻,就会证得无生法忍。或者说,证知诸法如幻,即是无生法忍。“得无生法忍已,离生住灭见”——证得无生法忍之后,就远离了生住灭见。“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离生住灭见”——这就是大菩萨修行的第三大方便——离生住灭见。
以上面三观为因,得下面“自觉圣智善乐”之果。
.:【云何菩萨摩诃萨得自觉圣智善乐?谓得无生法忍,住第八菩萨地,得离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,得意生身。】
什么是“得自觉圣智善乐”?就是得无生法忍,证八地菩萨,离“心、意、意识、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”等法相,得意生身。这就是大菩萨修行的第四大方便——得自觉圣智善乐。
【世尊,意生身者,何因缘?佛告大慧,意生身者,譬如意去迅疾无碍,故名意生。譬如意去石壁无碍,于彼异方无量由延,因先所见忆念不忘,自心流注不绝,于身无障碍生。大慧,如是意生身,得一时俱。菩萨摩诃萨意生身,如幻三昧力自在神通妙相庄严。圣种类身一时俱生。犹如意生,无有障碍。随所忆念本愿境界,为成就众生,得自觉圣智善乐。】
大慧菩萨问:所谓意生身,是什么因缘?意,就是意念。意念有三个特点,一、迅疾,二、无碍,三、遍到。佛告诉大慧菩萨:“意生身者,譬如意去迅疾无碍,故名意生”——所谓意生身,就象意念一样快捷,所以叫意生身。“譬如意去石壁无碍,于彼异方无量由延,因先所见忆念不忘,自心流注不绝,于身无障碍生”——就象意念能进入石壁一样,意生身也能进入石壁,没有障碍。比如在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,忆念起先前所见之物,念念相续,流注不绝,就能马上来到,无有障碍。“如是意生身,得一时俱”——象这样的意生身,一时俱现于各处,即所谓“化身千百亿”,所以说“遍到”。“菩萨摩诃萨意生身,如幻三昧力自在神通妙相庄严”——如幻三昧力自在神通妙相庄严,是能生起意生身之“意”。“圣种类身一时俱生”——圣种类身一时俱生,是“意”所生起的意生身。“犹如意生,无有障碍”——意生身的生起,就象意念的生起一样,无有障碍。“随所忆念本愿境界,为成就众生,得自觉圣智善乐”——随着当初所发的广度众生的大愿,成就众生,使众生也证得自觉圣智善乐。
【如是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,住第八菩萨地,转舍心意意识五法自性二无我相身,及得意生身,得自觉圣智善乐。是名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,得修行者大方便。当如是学。】
大菩萨得无生法忍,证第八菩萨地,转而舍离“心、意、意识、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”等相,得意生身,成就自觉圣智善乐。这就是大菩萨修行的四大方便。大菩萨应当这样修学。
本门概要:
本门一开始是大慧菩萨观未来众生,替他们问不间断、不间杂的修行方法。也就是说,佛所说的四大修行方便,是为未来众生(也就是咱们末世众生)所说的。四大修行方便体现了出世间因果,前三个“善分别自心现(空观)、观外性非性(假观)、离生住灭见(中观)”为因,第四个“得自觉圣智善乐”为果。修因证果,得无生法忍,得意生身,大菩萨应当这样修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