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:世尊,佛说缘起,即是说因缘,不自说道。世尊,外道亦说因缘,谓胜、自在、时微尘生,如是诸性生。然世尊所谓因缘、生、诸性言说,有间悉檀?无间悉檀?】

先看“不自说道”。这里的“自”是指自性,这里的“道”是指佛法的根本之道。从根本上说,自性非因缘、非自然。佛在说缘起法的时候,并没有说非因缘的自性之“道”。这就是“不自说道”。再看“有间悉檀、无间悉檀”。这里的“间”是指间别,也就是分别,分别对不同根性的众生说不同的次第方便法门。咱们在前面提到过“四悉檀”:世界悉檀、各各为人悉檀、对治悉檀、第一义悉檀。这里的“有间悉檀”是指前三种,“无间悉檀”是指第一义悉檀。

大慧菩萨问佛:世尊说缘起法时,是说一切法依因缘而生起,而不说这些法都是自性的幻化,不说“非因缘”这样的根本之道。外道也说因缘,说诸法是从胜妙、自在、时节微尘等而生起。那么,世尊所说的缘起之法——诸法因缘生,此有故彼有,而有诸法性,这样的言说之教,是应机方便说的“有间悉檀”呢?还是第一义的“无间悉檀”呢?

【世尊,外道亦说有、无、有生,世尊亦说无、有、生、生已灭。如世尊所说,无明缘行,乃至老死,此是世尊无因说,非有因说。世尊建立,作如是说,此有故彼有,非建立渐生。观外道说胜,非如来也。所以者何?世尊,外道说因,不从缘生而有所生。世尊说,观因有事,观事有因。如是因缘杂乱,如是展转无穷。】

这里的“有”是指“有因说”。“无”是指“无因说”。“有生”是指从“有”而生起,有个前后过程,也就是“建立渐生”。大慧菩萨说:外道也说有因生、无因生,世尊也说无因生、有因生、生起、生起之后还灭。譬如世尊说十二因缘,说一切法都因无明而起,从无明缘起行,从行缘起识,从识缘起名色,一直到从生缘起老死,生了又灭了,而无明却是无因而生。这不是世尊也说无因生么,这不是有因生。世尊又说“此有故彼有”,而不是种种因缘前后渐次生起。这样看来,好像外道说的更好,如来说的不是最殊胜的法呀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外道说胜妙、自在天等初始的因不从缘生,而这些初始的因能生出种种法。再看世尊所说的:观因有事——看缘起之因(无明),因中有事(自性本明,有“妄起一念认明”之事);看缘起之事(无明缘行、行缘识等),事中有因(无明缘行中的“无明”、行缘识中的“行”等)。象这样事中有因、因中有事,不是因缘杂乱呢么?十二因缘不是展转无穷的因缘杂乱么?观因有事,就不象外道所说最初有个胜妙、自在为因,世尊所说不是“无因说”么?观事有因,乃至展转无穷的十二因缘,这不是“因缘杂乱说”么?

【佛告大慧,我非无因说,及因缘杂乱说。此有故彼有者,摄所摄非性,觉自心现量。大慧,若摄所摄计著,不觉自心现量,外境界性非性。彼有如是过,非我说缘起。我常说言,因缘和合而生诸法,非无因生。】

佛告诉大慧菩萨:我说的不是无因说,我说因缘所生法,就是因果律,有规律可循,并不杂乱。说“此有故彼有”,若能由此悟入,能摄受的我身、我心,和所摄受的外尘、内尘,都无实性,都非实有,从而觉知一切法都是自心所现量的幻相。如果象外道那样,对能摄、所摄,计度执着,便不能觉知自心现量。心外的境界似有实无(性非性),是自心幻现的影像,并无实在的自性。他们有这样错误的见解,他们说的并不是我所说的缘起法。我经常说,世间有为诸法都是从因缘和合而生起的幻相,这不是无因而生啊。

【大慧复白佛言:世尊,非言说有性,有一切性耶?世尊,若无性者,言说不生,是故,言说有性,有一切性。】

大慧菩萨又问佛:世尊!言说是不是有实性啊?一切言说都有实性?如果言说无实性,则生不出言说。因此,言说有实性,一切言说都有实性。

【佛告大慧:无性而作言说,谓兔角龟毛等世间现言说。大慧,非性,非非性,但言说耳。如汝所说,言说有性有一切性者,汝论则坏。】

佛告诉大慧菩萨:无实性、非实有,而作出言说,这样的言说是存在的,所谓兔角、龟毛,明知并非实有,也能作出言说,也能说得活灵活现。其实,言说只是言说,言说本身既非有实性,也非无实性。你说“言说有性,有一切性”,这个结论不能成立。

【大慧,非一切刹土有言说,言说者是作耳。或有佛刹瞻视显法,或有作相,或有扬眉、或有动睛,或笑、或欠、或謦欬、或念刹土、或动摇。大慧,如瞻视,及香积世界,普贤如来国土。但以瞻视,令诸菩萨得无生法忍,及诸胜三昧。是故,非言说有性有一切性。大慧,见此世界蚊蚋虫蚁,是等众生无有言说,而各办事。】

佛告诉大慧菩萨:并不是在任何地方都使用言说,言说也是一种造作。有些佛土用眼神显露佛法,虽然眼神也是有相的造作(或有作相),或者扬眉毛,或者动眼睛。乃至于有些佛土,或者笑、或者打呵欠、或者咳嗽、或者心念佛土(如西方极乐世界)、或者摇头摆手,都能表示心意,传递信息。比如香积世界,是闻香悟道。普贤如来国土,是瞻视悟道,只用瞻视,就能令菩萨证得无生法忍,以及种种三昧殊胜境界。因此,不能说“言说有性,有一切性”。再看这个世界上的蚊蚋虫蚁等众生,不用言说,也能很有成效地办好它们要做的事。故知,并非用言说才能说诸法。不用言说,佛与众生也照样能成办事业。

【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:】【如虚空兔角 及与槃大子 无而有言说 如是性妄想 因缘和合法 凡愚起妄想 不能如实知 轮回三有宅】

“槃大”就是石头雕像。“槃大子”就是石雕女像生育的儿子。石雕怎会生育,这是比喻子虚乌有。“虚空”也是比喻子虚乌有。象那虚空,象那兔角,象那槃大子,都是子虚乌有,只有言说上的假名,并不实际存在。如是诸法之性,皆因妄想计著而幻现。因缘和合所幻现的缘起之法,实无所有。然而,凡愚之人却于此诸幻法起妄想分计著,执其有实性,而不能如实了知一切幻相本无实性,所以轮回在“欲有、色有、无色有”三有之迷宅。

 

本门概要:

本门从外道所说的因缘,与佛所说的因缘相对比,阐明了佛所说的“因缘所生法”未离根本,不自生、不他生、不共生、不无因生。佛所说的因缘所生法,当体就是无生——生生不息,就是无生——生生不息是幻相、非实有,实际上什么也没有生。而外道所说的因缘,如虚空,如兔角,如槃大子,妄想执著,认假作真,他们不能如实了知诸法本是幻相,所以长劫轮回于三有之迷宅。佛还告诉大慧菩萨,并不是所有的佛土都是使用语言讲说佛法,令菩萨悟道。比如香积世界是闻香悟道,普贤如来国土是瞻视悟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