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大藏经
  • 佛学辞典
  • 印心文集
登录|注册
繁 / 简
您的位置:印心文集 > 齐老师 > 入楞伽心探玄
朗读
夜间
字号
小 100% 大
收藏
下载
入楞伽心探玄
  • 十门玄谈
    • 一、教起因缘
    • 二、藏部所摄
    • 三、显教差别
    • 四、义理分析
    • 五、所被机宜
    • 六、能诠教体
    • 七、所诠宗趣
    • 八、部类传译
    • 九、通释经题
    • 十、别解文义
      • 通序分
        • 六种证信成就
      • 别序分
        • 大慧说偈赞佛
      • 正宗分
        • 壹、通说八百句
          • 一、一百零八问
          • 二、一百零八应
          • 三、一百零八句
        • 贰、别解四十门
          • 〇一、诸识生灭
          • 〇二、藏识境界
          • 〇三、有无妄计
          • 〇四、顿渐净流
          • 〇五、常不思议
          • 〇六、建立诽谤
          • 〇七、空无生性
          • 〇八、如来藏性
          • 〇九、四大修行
          • 一〇、诸法因缘
          • 一一、言说分别
          • 一二、远离四句
          • 一三、大般涅槃
          • 一四、分别缘起
          • 一五、常声依幻
          • 一六、四果差别
          • 一七、圣智一乘
          • 一八、意生身相
          • 一九、五无间业
          • 二〇、诸佛体性
          • 二一、四等密意
          • 二二、依二密法
          • 二三、法离有无
          • 二四、宗趣言说
          • 二五、虚妄分别
          • 二六、善于语义
          • 二七、迷执解脱
          • 二八、智不得境
          • 二九、勿习世论
          • 三〇、涅槃差别
          • 三一、如来觉性
          • 三二、不生不灭
          • 三三、拣别无常
          • 三四、入灭现证
          • 三五、常无常义
          • 三六、蕴处生灭
          • 三七、四法差别
          • 三八、佛如恒沙
          • 三九、诸法刹那
          • 四〇、如来变化
      • 流通分
        • 禁绝酒肉荤腥
  • 楞伽精要摘抄
  • 再版后记

       【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:“世尊,如来应供等正觉,为常为无常?”佛告大慧:“如来应供等正觉,非常非无常,谓二俱有过。若常者,有作主过。常者,一切外道说。作者无所作,是故如来常非常,非作常,有过故。】

在第三十三门,佛驳斥了七种外道无常见,三十四门又破斥了二乘的有余涅槃见,但对如来真常之义并没有专门开显。这一门大慧再问:那么,如来到底是常还是无常呢?

佛告诉大慧菩萨:如来者,不是常,也不是无常。如来正等正觉,离百非,绝众过,说常、说无常都不对。

“若常者,有作主过。常者,一切外道说。作者无所作,是故如来常非常,非作常,有过故”——如果认为如来是常,则堕能作之主过。一切外道见诸法无常,便于无常外另立了一个实有的恒常主(如天主),认为实有恒常能作之主,才造作出了一切无常,这是外道邪说。如来真实,则本来寂灭,所谓“作者”即非“作者”——一切能作和所作,无非幻现,并不实有,实无能作与所作。所以如来之常,不是外道所说的能作之常。

【若如来无常者,有作无常过。阴所相,相无性,阴坏则应断,而如来不断。大慧,一切所作皆无常,如瓶、衣等,一切皆无常过,一切智众具方便应无义。以所作故,一切所作皆应是如来,无差别因性故。是故,大慧,如来非常非无常。】

如果认为如来是无常,那又堕了所作无常之过。假如如来是所作,即,如来若是五阴和合所作之相,而凡所作相,都没有实质自性,无不是无常变异。那么,五阴若坏,则如来也应该断坏归无了。而真实如来终不断坏,所以如来不是无常。

而且,一切所作之物都是无常。就像瓶器和衣服等,但凡有所造作而成,都不免坏灭。那么,如果如来无常,则意味着:一切自觉圣智、一切如来贤圣、一切方便度生之功德也是所作,也属无常坏灭,那么佛法就毫无意义了。既然一切所作都毫无意义都是无常,一切法就没有差别可言了,则一切法都可以是佛法,世出世间法就可以相互替代,混淆莫辩了,因为从根本因上来讲都是无常不可得嘛!可见如来不是所作之无常。

所以,大慧,如来非常,非无常。

这两段,佛先从作的角度破斥了常见和无常见:外道认为无常实有,无常外别有一常,才造作出了无常诸法。如来不是这样的能作之常、或者所作之无常。

【复次大慧,如来非如虚空常。如虚空常者,自觉圣智众具无义过。大慧,譬如虚空非常非无常。离常无常、一异、俱不俱。常无常过,故不可说。是故如来非常。】

“自觉圣智众具无义过”:如来自觉圣智及种种功德都将没有意义了。

大慧,如来也并非象虚空之常。如果如来象虚空之常一样空寂、无知,那就不存在自觉圣智之智慧妙用了。元音老人常说“一念不生处,了了分明的灵知,即当人的佛性”就是此意:真如佛性,湛然寂静,但并非死寂无知,而是“了了灵知”。

大慧,如来真实与虚空类同的,是虚空的非常、非无常性:因为说虚空是恒常法,虚空却无形无处,无法把捉;说虚空不常,却又不见虚空的边表,不见其生灭变化。如来法身也是类似这样的非常非无常,但如来化用却是妙灵无边的,虽然无作而无不作,虽然无知而了了灵知,绝不同于虚空的枯寂无知。

所以,如来离常无常、一异、俱不俱。说如来常或者无常,俱是过错,如来实相,不可以用这样的妄想言说来把捉。

这是说,虽然可以用虚空的一些特点来比喻如来,但是如来不是如同虚空那样的枯寂恒常。

【复次大慧,若如来无生常者,如兔马等角,以无生常故,方便无义。以无生常过,故如来非常。】

又,如果如来是“不生”之常,此不生,就像兔和马始终无角一样,不生相宛然,那如来就堕于断灭不生的邪见了,则如来所作的种种功德方便也应断灭无生,而不存在任何润生意义了。所以,“不生”之常,堕了断灭邪见,如来不是这样的“不生”之常。

这是破斥,如来非如兔、马等角始终不生这样的断灭恒常。

既然如来不是虚空般的无知恒常,又不是兔角般的断灭恒常,那么,到底什么是如来之常呢?下文开显如来真常之义:

【复次大慧,更有余事知如来常,所以者何?谓无间所得智常,故如来常。大慧,若如来出世,若不出世,法毕定住。声闻、缘觉,诸佛如来无间住,不住虚空,亦非愚夫之所觉知。大慧,如来所得智,是般若所熏,非心意意识、彼诸阴界入处所熏。大慧,一切三有,皆是不实妄想所生。如来不从不实虚妄想生。】

再者大慧,遣除了常和无常的外道邪见,余下的就是如来真常了。为什么呢?因为如来所证之法,揭示了世出世间一切事物的真相,此真相无间常存,所以如来是真常。大慧,无论如来出世或者不出世,如来直指的实相真理毕竟常住。

“声闻、缘觉,诸佛如来无间住,不住虚空,亦非愚夫之所觉知”——声闻缘觉错以为如来真常应该是虚空一般的无知空住。他们无法了知,诸佛如来是妙灵真知,所以无间常住。虽然常住却又并无所住,绝不同于世间之妄识,所以愚痴凡夫亦不能揣测觉知。

“大慧,如来所得智,是般若所熏,非心意意识,彼诸阴界入处所熏。大慧,一切三有,皆是不实妄想所生。如来不从不实虚妄想生”——如来所证的自觉圣智,是般若熏显而成就的,并非凡夫依靠自己的心识度量就能捞摸得成的。因为凡夫的心识度量,都是基于阴、界、入处种种不实妄想相互攀缘而生成,其起因和依据都是错误不实的,就像科学实验做测量却用错了标尺一样,那又能得出什么真常真理呢!大慧,一切世间三有,无不是不实妄想所生。如来则不由虚妄不实的妄想得生。如来真实,离生灭、得失、有无分别,所以如来是真常。

这段是说,歇下常和无常的妄想邪见,就是如来真常。如来所证之真如实法,无间常住;如来能证之自觉正智,非关生灭。然而,虽然如来是这样的恒常表显,却容不得丝毫的捞摸分别。

【大慧,以二法故,有常无常非不二。不二者,寂静,一切法无二生相故。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,非常非无常。大慧,乃至言说分别生,则有常无常过。分别觉灭者,则离愚夫常、无常见不寂静。慧者永离常无常,非常无常熏。】

“无二生相”:“二生相”就是能所、断常、生灭等等的对立两边,生相宛然。无二生相,就是实无对立两边。

大慧,愚痴凡夫和诸外道,因为误认为实有诸法,所以总会堕入边见,而妄见有常或无常的对立两边。实则一切诸法本来寂静,本来不二,实无对立两边。是故如来真实,非常,非无常。

“大慧,乃至言说分别生,则有常无常过”——大慧,乃至才涉言说分别,便堕二边,所谓“动念即乖,开口便错”。

“分别觉灭者,则离愚夫常、无常见不寂静。慧者永离常无常,非常无常熏”——“分别觉灭”,即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。唯有这样,才能远离愚痴凡夫的断、常边见诸过,而至永宁。智慧圣者,依此而永离断、常两边;自觉圣智之果,也不是断、常邪见熏习就能证得的。

在这段,世尊将真常也扫除干净:如来真常,本来寂静,不落两边,所以非常,非无常。一切言说,也无非方便,岂能执以为实?

往昔曾有外道异学,曾以断、常二边之见,向释迦世尊设问:“请问如来,诸法是常否?”世尊不回。外道又问:“那么诸法是无常?”世尊依旧不语。外道说:“释迦如来不是应该具有一切智慧么?为什么答不了我?”世尊说:“汝之所问,皆为戏论。”——如来智慧,并非世智辩聪的辞藻言说。三藏十二部,无非让人归取自心,当下休歇。如果不识本心,外逐不息,纵然辨才无碍,依旧是盲人哑汉,对于实证佛之本怀,没有丝毫价值。唯有杜绝自己的妄想捞摸,以佛所教言为方法,行起解绝的修证,才能会得如来真实,到那时则常和无常,哪个不是剩语,又哪个不是方便呢?所以,莫道如来未答外道,如来无语处,其默如雷。

【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

“众具无义者。生常无常过。若无分别觉。永离常无常。

从其所立宗。则有众杂义。等观自心量。言说不可得。”】

世尊重宣此义而颂言:

佛法并不落断、常两边,若是堕于断、常之两边,则一切佛法的种种方便功德也没有意义了,所以断常邪见,诸多过失。只有去除一切的分别妄想,当下歇心,不再捞索,才会永离常与无常的邪见过失,而证得如来真常。

外道因为分别妄想,执常和无常为实有,所以从断、常两边妄见,而衍生出众多的宗派,其论纷杂而义理皆非。

若以佛智如实观察就会了知,诸法唯心而现,平等无实,岂容拟议;一切佛之言说也是针对众生之疾的方便,实则了不可得,佛法这里实无言说宗派可立。

 

本门概要:

本门的关键词:“非常非无常”、“分别觉灭”。这一段佛回答了如来法身是常还是无常。依旧先破邪见而显正知:

先从作因角度破斥——如来不是能作之常,也不是所作之无常;

再从事相角度破斥——如来不是空虚无知的枯寂常,也不是一切不生的断灭常;

接着开显如来真常——如来真实,是周遍一切的真理,无间常住;如来正智,不从妄得,非关生灭。所以如来是真常。

继而连真常亦扫除——如来法身,寂静不二,非常非无常。如来所言,也无非方便,毋应执以为实。

最后,佛还指出了如何永离断常二边分别的方法——“分别觉灭”:离开妄想分别的熏染,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,加以般若熏习,终能拔除妄想种子,永离断常邪见。


上一章 下一章

Copyright©2025 印心典藏, 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05325号-1

友情网站链接: 锵锵茶馆|佛心寺|佛法修证心要|大藏经来源网站-CBETA 漢文大藏經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