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:“世尊,如来应供等正觉,为常为无常?”佛告大慧:“如来应供等正觉,非常非无常,谓二俱有过。若常者,有作主过。常者,一切外道说。作者无所作,是故如来常非常,非作常,有过故。】
在第三十三门,佛驳斥了七种外道无常见,三十四门又破斥了二乘的有余涅槃见,但对如来真常之义并没有专门开显。这一门大慧再问:那么,如来到底是常还是无常呢?
佛告诉大慧菩萨:如来者,不是常,也不是无常。如来正等正觉,离百非,绝众过,说常、说无常都不对。
“若常者,有作主过。常者,一切外道说。作者无所作,是故如来常非常,非作常,有过故”——如果认为如来是常,则堕能作之主过。一切外道见诸法无常,便于无常外另立了一个实有的恒常主(如天主),认为实有恒常能作之主,才造作出了一切无常,这是外道邪说。如来真实,则本来寂灭,所谓“作者”即非“作者”——一切能作和所作,无非幻现,并不实有,实无能作与所作。所以如来之常,不是外道所说的能作之常。
【若如来无常者,有作无常过。阴所相,相无性,阴坏则应断,而如来不断。大慧,一切所作皆无常,如瓶、衣等,一切皆无常过,一切智众具方便应无义。以所作故,一切所作皆应是如来,无差别因性故。是故,大慧,如来非常非无常。】
如果认为如来是无常,那又堕了所作无常之过。假如如来是所作,即,如来若是五阴和合所作之相,而凡所作相,都没有实质自性,无不是无常变异。那么,五阴若坏,则如来也应该断坏归无了。而真实如来终不断坏,所以如来不是无常。
而且,一切所作之物都是无常。就像瓶器和衣服等,但凡有所造作而成,都不免坏灭。那么,如果如来无常,则意味着:一切自觉圣智、一切如来贤圣、一切方便度生之功德也是所作,也属无常坏灭,那么佛法就毫无意义了。既然一切所作都毫无意义都是无常,一切法就没有差别可言了,则一切法都可以是佛法,世出世间法就可以相互替代,混淆莫辩了,因为从根本因上来讲都是无常不可得嘛!可见如来不是所作之无常。
所以,大慧,如来非常,非无常。
这两段,佛先从作的角度破斥了常见和无常见:外道认为无常实有,无常外别有一常,才造作出了无常诸法。如来不是这样的能作之常、或者所作之无常。
【复次大慧,如来非如虚空常。如虚空常者,自觉圣智众具无义过。大慧,譬如虚空非常非无常。离常无常、一异、俱不俱。常无常过,故不可说。是故如来非常。】
“自觉圣智众具无义过”:如来自觉圣智及种种功德都将没有意义了。
大慧,如来也并非象虚空之常。如果如来象虚空之常一样空寂、无知,那就不存在自觉圣智之智慧妙用了。元音老人常说“一念不生处,了了分明的灵知,即当人的佛性”就是此意:真如佛性,湛然寂静,但并非死寂无知,而是“了了灵知”。
大慧,如来真实与虚空类同的,是虚空的非常、非无常性:因为说虚空是恒常法,虚空却无形无处,无法把捉;说虚空不常,却又不见虚空的边表,不见其生灭变化。如来法身也是类似这样的非常非无常,但如来化用却是妙灵无边的,虽然无作而无不作,虽然无知而了了灵知,绝不同于虚空的枯寂无知。
所以,如来离常无常、一异、俱不俱。说如来常或者无常,俱是过错,如来实相,不可以用这样的妄想言说来把捉。
这是说,虽然可以用虚空的一些特点来比喻如来,但是如来不是如同虚空那样的枯寂恒常。
【复次大慧,若如来无生常者,如兔马等角,以无生常故,方便无义。以无生常过,故如来非常。】
又,如果如来是“不生”之常,此不生,就像兔和马始终无角一样,不生相宛然,那如来就堕于断灭不生的邪见了,则如来所作的种种功德方便也应断灭无生,而不存在任何润生意义了。所以,“不生”之常,堕了断灭邪见,如来不是这样的“不生”之常。
这是破斥,如来非如兔、马等角始终不生这样的断灭恒常。
既然如来不是虚空般的无知恒常,又不是兔角般的断灭恒常,那么,到底什么是如来之常呢?下文开显如来真常之义:
【复次大慧,更有余事知如来常,所以者何?谓无间所得智常,故如来常。大慧,若如来出世,若不出世,法毕定住。声闻、缘觉,诸佛如来无间住,不住虚空,亦非愚夫之所觉知。大慧,如来所得智,是般若所熏,非心意意识、彼诸阴界入处所熏。大慧,一切三有,皆是不实妄想所生。如来不从不实虚妄想生。】
再者大慧,遣除了常和无常的外道邪见,余下的就是如来真常了。为什么呢?因为如来所证之法,揭示了世出世间一切事物的真相,此真相无间常存,所以如来是真常。大慧,无论如来出世或者不出世,如来直指的实相真理毕竟常住。
“声闻、缘觉,诸佛如来无间住,不住虚空,亦非愚夫之所觉知”——声闻缘觉错以为如来真常应该是虚空一般的无知空住。他们无法了知,诸佛如来是妙灵真知,所以无间常住。虽然常住却又并无所住,绝不同于世间之妄识,所以愚痴凡夫亦不能揣测觉知。
“大慧,如来所得智,是般若所熏,非心意意识,彼诸阴界入处所熏。大慧,一切三有,皆是不实妄想所生。如来不从不实虚妄想生”——如来所证的自觉圣智,是般若熏显而成就的,并非凡夫依靠自己的心识度量就能捞摸得成的。因为凡夫的心识度量,都是基于阴、界、入处种种不实妄想相互攀缘而生成,其起因和依据都是错误不实的,就像科学实验做测量却用错了标尺一样,那又能得出什么真常真理呢!大慧,一切世间三有,无不是不实妄想所生。如来则不由虚妄不实的妄想得生。如来真实,离生灭、得失、有无分别,所以如来是真常。
这段是说,歇下常和无常的妄想邪见,就是如来真常。如来所证之真如实法,无间常住;如来能证之自觉正智,非关生灭。然而,虽然如来是这样的恒常表显,却容不得丝毫的捞摸分别。
【大慧,以二法故,有常无常非不二。不二者,寂静,一切法无二生相故。是故如来应供等正觉,非常非无常。大慧,乃至言说分别生,则有常无常过。分别觉灭者,则离愚夫常、无常见不寂静。慧者永离常无常,非常无常熏。】
“无二生相”:“二生相”就是能所、断常、生灭等等的对立两边,生相宛然。无二生相,就是实无对立两边。
大慧,愚痴凡夫和诸外道,因为误认为实有诸法,所以总会堕入边见,而妄见有常或无常的对立两边。实则一切诸法本来寂静,本来不二,实无对立两边。是故如来真实,非常,非无常。
“大慧,乃至言说分别生,则有常无常过”——大慧,乃至才涉言说分别,便堕二边,所谓“动念即乖,开口便错”。
“分别觉灭者,则离愚夫常、无常见不寂静。慧者永离常无常,非常无常熏”——“分别觉灭”,即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。唯有这样,才能远离愚痴凡夫的断、常边见诸过,而至永宁。智慧圣者,依此而永离断、常两边;自觉圣智之果,也不是断、常邪见熏习就能证得的。
在这段,世尊将真常也扫除干净:如来真常,本来寂静,不落两边,所以非常,非无常。一切言说,也无非方便,岂能执以为实?
往昔曾有外道异学,曾以断、常二边之见,向释迦世尊设问:“请问如来,诸法是常否?”世尊不回。外道又问:“那么诸法是无常?”世尊依旧不语。外道说:“释迦如来不是应该具有一切智慧么?为什么答不了我?”世尊说:“汝之所问,皆为戏论。”——如来智慧,并非世智辩聪的辞藻言说。三藏十二部,无非让人归取自心,当下休歇。如果不识本心,外逐不息,纵然辨才无碍,依旧是盲人哑汉,对于实证佛之本怀,没有丝毫价值。唯有杜绝自己的妄想捞摸,以佛所教言为方法,行起解绝的修证,才能会得如来真实,到那时则常和无常,哪个不是剩语,又哪个不是方便呢?所以,莫道如来未答外道,如来无语处,其默如雷。
【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
“众具无义者。生常无常过。若无分别觉。永离常无常。
从其所立宗。则有众杂义。等观自心量。言说不可得。”】
世尊重宣此义而颂言:
佛法并不落断、常两边,若是堕于断、常之两边,则一切佛法的种种方便功德也没有意义了,所以断常邪见,诸多过失。只有去除一切的分别妄想,当下歇心,不再捞索,才会永离常与无常的邪见过失,而证得如来真常。
外道因为分别妄想,执常和无常为实有,所以从断、常两边妄见,而衍生出众多的宗派,其论纷杂而义理皆非。
若以佛智如实观察就会了知,诸法唯心而现,平等无实,岂容拟议;一切佛之言说也是针对众生之疾的方便,实则了不可得,佛法这里实无言说宗派可立。
本门概要:
本门的关键词:“非常非无常”、“分别觉灭”。这一段佛回答了如来法身是常还是无常。依旧先破邪见而显正知:
先从作因角度破斥——如来不是能作之常,也不是所作之无常;
再从事相角度破斥——如来不是空虚无知的枯寂常,也不是一切不生的断灭常;
接着开显如来真常——如来真实,是周遍一切的真理,无间常住;如来正智,不从妄得,非关生灭。所以如来是真常。
继而连真常亦扫除——如来法身,寂静不二,非常非无常。如来所言,也无非方便,毋应执以为实。
最后,佛还指出了如何永离断常二边分别的方法——“分别觉灭”:离开妄想分别的熏染,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,加以般若熏习,终能拔除妄想种子,永离断常邪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