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尔时,大慧菩萨以偈问言:彼诸菩萨等,志求佛道者,

酒肉及与葱,饮食为云何?惟愿无上尊,哀愍为演说。

愚夫所贪著,臭秽无名称,虎狼所甘嗜,云何而可食?

食者生诸过,不食为福善。惟愿为我说,食不食罪福。】

《楞伽经》是佛于“南海滨楞伽山顶”应问而说,唐译本就是以楞伽山“十头罗刹王”问法而始,故知“楞伽山”乃罗刹夜叉所居之地。罗刹生性以人为食,《慧琳意义》载:“罗刹,此云恶鬼也。食人血肉,或飞空、或地行,捷疾可畏。”此时大慧已将所有不决问尽,所以也是如来在楞伽山顶说法答疑将毕之时。这时候诸罗刹夜叉忆念食时已至,而欲吞食活人血肉。当紧之时,大慧最后特请如来说食肉过恶和不食肉功德:

彼诸菩萨等志求无上佛道者,酒肉及与韭、蒜、葱等五辛,能否为饮食?惟愿世尊哀愍,为我等解说。

愚夫贪着酒肉葱,气味秽臭难形容。这是虎狼之所好,岂可嗜而食之?若食者,生诸过恶。不食者,得福生善。惟愿世尊为我解说食与不食肉及五辛,各有何罪何福。

【大慧菩萨说偈问已,复白佛言:惟愿世尊,为我等说食不食肉,功德、过恶。我及诸菩萨,于现在未来,当为种种希望食肉众生分别说法,令彼众生,慈心相向;得慈心已,各于住地清净明了,疾得究竟无上菩提;声闻、缘觉自地止息已,亦复逮成无上菩提。恶邪论法,诸外道辈,邪见断常颠倒计著,尚有遮法,不听食肉!况复如来,世间救护,正法成就,而食肉耶?】

大慧菩萨对佛说:世尊!请为我等解说不食肉有何功德,食肉生何过恶。令我及诸菩萨,于现在未来为众生说法时,感化贪欲食肉之辈,善心相向,生大慈心。修得慈心后,而在各菩萨地修行中,清净明了,速成究竟无上菩提。二乘者,若断肉断杀,则能于自地即时止息权小劣心,速证如来之地。

持恶法邪论的外道,持断常邪见,颠执计著,他们尚能禁戒食肉。何况如来以无上正法成就众生,实为世间三界之救护,四生之慈父,岂能开许食肉?

【佛告大慧:善哉!善哉!谛听!谛听!善思念之,当为汝说。大慧白佛:唯然受教。佛告大慧:有无量因缘,不应食肉!然我今当为汝略说。谓一切众生,从本已来,展转因缘,常为六亲,以亲想故,不应食肉。驴、骡、骆驼、狐、狗、牛、马、人兽等肉,屠者杂卖故,不应食肉。不净气分所生长故,不应食肉。众生闻气,悉生恐怖,如旃陀罗及谭婆等,狗见憎恶惊怖群吠故,不应食肉。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,不应食肉。凡愚所嗜,臭秽不净,无善名称故,不应食肉。令诸咒术不成就故,不应食肉。以杀生者,见形起识,深味著故,不应食肉。彼食肉者,诸天所弃故,不应食肉。令口气臭故,不应食肉。多恶梦故,不应食肉。空闲林中虎狼闻香故,不应食肉。令饮食无节量故,不应食肉。令修行者不生厌离故,不应食肉。我常说言:凡所饮食,作食子肉想、作服药想故,不应食肉。听食肉者,无有是处!】

“不净气分所生长故,不应食肉”:此句唐译作:“一切诸肉皆是精血污秽所成,求清净人,云何取食?”

“旃陀罗”:即屠夫。

“潭婆”:猎人。

世尊对大慧菩萨说:不应食肉的道理很多,我今为你等略作解说:

一切众生从无始来,于生死中因缘展转,轮回不息,互为父母、兄弟、妻、子女等六种至亲。故若见众生肉,应想:亲情骨肉,血浓于水。所以,不应食其肉。

那些卖肉人,为求利益,贩卖驴骡骆驼、狐狗马牛等肉,甚至还混杂人肉出卖。所以,不应食肉。

一切肉皆是精血腥臊,淫行不净而成,故食肉能增长自身不净淫行之心。所以,不应食肉。

又,肉乃杀戮而成。动物闻到食肉者的杀戮气味,悉生恐怖。譬如狗见到屠夫和猎人,就会惊跳群吠。所以,不应食肉。

食肉会令修行的人泯灭慈悲之心,所以不应食肉。

食肉是愚夫所为,食后身体污臭,也终究不会有好的名声威望,所以不应食肉。

修行者如果食肉,所修种种咒术不得成就,所以不应食肉。

食肉者,于见诸众生形色,便起分别,计想其肉的肥瘦美恶,深陷味觉贪着而起杀生之心,所以不应食肉。

食肉者,为诸天人所弃,所以不应食肉。

食肉的人,口中常有臭味,所以不应食肉。

食肉的人,杀心增胜,梦寐不宁,多于梦中见种种恶,醒后忧戚恐惧,所以不应食肉。

在空旷山林,食肉者的气味会招引虎狼,所以不应食肉。

食肉导致饮食无节制,增长疾病,所以不应食肉。

食肉使修行的人不生厌离,所以不应食肉。

我常说,凡所饮食,应作食子女骨肉之想,应作服药想,故不应食肉。

基于以上十五种因缘,食肉者,无有是处。

【复次,大慧,过去有王,名师子苏陀娑,食种种肉,遂至食人;臣民不堪,即便谋反,断其奉禄。以食肉者,有如是过故,不应食肉。】

大慧,从前有位国王叫狮子苏陀娑,什么肉都吃,最后发展到了吃人肉。臣民实在无法忍受,便愤而谋反,断了他的俸禄。食肉有这么多过失,所以不应食肉。

前面世尊说了吃肉有种种过,此处是说吃肉的现报例证。

【复次,大慧,凡诸杀者,为财利故,杀生屠贩。彼诸愚痴食肉众生,以钱为网而捕诸肉。彼杀生者,若以财物,若以钩网,取彼空行、水陆众生,种种杀害,屠贩求利。大慧,亦无不教、不求、不想而有鱼肉。以是义故,不应食肉。】

大慧,凡杀生的人,为了谋取钱财利益而屠杀、贩卖众生肉。那些食肉的人,虽未曾自己亲自动手捕杀生物,却用钱去买肉来吃,这等于以钱为网,而捕种种众生之肉。上述两种人,或以财物、或勾取网罗,捕捉空中飞、水里游、地上行的众生,用尽方法屠杀以贩卖求利。

如果不教人杀、不求肉食、不想肉食,就不会有鱼、肉可吃。若想肉食、求肉食,就等于是教他人杀,鼓励他人杀,则自己也犯杀业。由于这些原因,所以不应食肉。

【大慧,我有时说,遮五种肉,或制十种;今于此经,一切种、一切时,开除方便,一切悉断。】

“遮”:与“开”相对应,戒律常说“开遮持犯”,“开”者许义,“遮”者止义。资持记上一之五曰:“遮即是制,不制意即是开”。

“遮五种肉”:不见杀,不闻杀,不疑为我而杀,自死(即鸟兽自命尽而死者),鸟残(谓鹰鹞等猛禽所食剩下的鸟兽残余部分)。其中前三种也称为三净肉。

“或制十种”:绝对禁食人、蛇、象、马、龙、狐、猪、狗、狮、猴十种肉。

大慧,我有时会说:遮五种肉,或者禁食十种肉,渐次禁断。今在此经,我说:无论哪种众生肉,无论何种情况,都不开许食肉之方便。一切肉类,都应断除。

【大慧,如来应供等正觉,尚无所食,况食鱼肉?亦不教人!以大悲前行故,视一切众生犹如一子,是故不听令食子肉。】

大慧,如来正觉,并无所食,何况食鱼肉等不净之物?如来也不可能教唆人食鱼肉。如来为拯救群迷而大悲出世,普观众生犹如一子,普皆至亲,普皆平等。所以如来怎么可能教诸弟子食肉呢?因为食肉即同食子啊!

此为承上而归结:如来同体大悲,佛子也应如是。若食众生肉,即是食子之肉,亦如食自身肉。所以,不应食肉。

【尔时,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

曾悉为亲属,鄙秽不净杂;不净所生长,闻气悉恐怖。

一切肉与葱,及诸韭蒜等;种种放逸酒,修行常远离。】

一切众生,多劫轮转,互为亲属。肉者污垢鄙秽,由不净淫行得生。食肉后,有灵众生闻之,皆恐怖而逃。所以一切肉与葱蒜韭菜等五辛,修行者都不应食,都应当远离。

这是世尊重颂讲断肉的因缘,不仅断肉,韭、蒜、葱等五辛和酒等,也应该要远离。因为这五辛熟食发淫、生食发恚,都是妨碍大悲心的。而酒则喝了容易失心失智,犯诸过错。

【亦常离麻油,及诸穿孔床;以彼诸细虫,于中极恐怖。】

“亦常离麻油”:古时印度人制麻油时,先使麻中生虫,然后将虫一起压榨出油,这样麻油才香浓肥美。所以,麻油也不可食。

“及诸穿孔床”:床若有孔隙,则多有虫聚,修道人不可坐卧这样穿孔床,因为这些小虫子在人坐卧的时候,心生惊怖。

【饮食生放逸,放逸生诸觉;从觉生贪欲,是故不应食。

由食生贪欲,贪令心迷醉;迷醉长爱欲,生死不解脱。】

饮酒贪肉令人放逸,若生放逸,便生妄念邪见,念既邪已,便生贪欲,令心迷醉,迷醉则长爱欲,爱欲则相互缠缚,生死往复,不得解脱。

所以生死欲根,皆由食肉、五辛及放逸酒食为助因。故欲刳正性,先除助因——戒食酒肉、葱蒜韭等五辛。

【为利杀众生,以财网诸肉,二俱是恶业,死堕叫呼狱。】

杀生的人是为了取得财利而杀众生的,贪图肉味的人是通过钱财之网捕而杀众生的。两者其实是同样的恶业,果报都是堕呼号地狱。“叫呼狱”,因杀生和食肉而令受害众生恐怖叫号,所以这两种人会感得死后堕呼号地狱之果。

【若无教想求,则无三净肉,彼非无因有,是故不应食。

彼诸修行者,由是悉离远,十方佛世尊,一切咸呵责。】

若不教唆食肉、不想食肉、不贪求食肉,则世间就没有三净肉、五净肉。肉食并不是无因而有的,是有需求,所以才有供给,因此,不应该食之而助纣为孽。

一切修行者,由是因由,都应该远离肉食荤辛。十方诸佛,也皆呵斥食肉食辛者。

【展转更相食,死堕虎狼类,臭秽可厌恶,所生常愚痴。

多生栴陀罗,猎师谭婆种,或生陀夷尼,及诸肉食性,罗刹猫狸等,遍于是中生。】

“陀夷尼”:即罗刹女。

食肉者由于杀习不亡,业债不了,所以展转轮回,生生世世都是互相残食。死后堕虎狼猫狸,臭秽厌憎。所感生相,也多为愚痴之人,或生为屠夫猎户,或堕罗刹恶女,或转生成虎狼猫狸等肉食物种,这都是食肉之报。

【缚象与大云,央掘利魔罗;及此楞伽经,我悉制断肉。】

“缚象与大云,央掘利魔罗”:皆是经名。“缚象”即《缚象经》;“大云”即《大云经》,又名《大方等无想经》;“央掘利魔罗”即《央掘利魔罗经》。

在《缚象经》、《大云经》、《央掘利魔罗经》,及此《楞伽经》,佛都说,应断食肉。

【诸佛及菩萨,声闻所呵责。食已无惭愧,生生常痴冥。】

诸佛菩萨,声闻缘觉,一切圣贤,都呵责食肉之行。食肉者大多毫无惭愧,不觉杀害,他们以此因缘,将感多生愚痴、暗冥之报。

【先说见闻疑,已断一切肉;妄想不觉知,故生食肉处。

如彼贪欲过,障碍圣解脱;酒肉葱韭蒜,悉为圣道障。】

佛先前说不见、不闻、不疑之三净肉。若利智者,就应知这就等于说:应断食一切肉。凡愚为妄想所盖覆,糊涂不觉,食肉不止,所以死后也感生至食肉之处,相残相害,互为缠缚。

所以,食肉与贪欲一样,障碍解脱。还有五辛及放逸喝酒,也皆为证圣之障。

【未来世众生,于肉愚痴说,言此净无罪,佛听我等食。食如服药想,亦如食子肉,知足生厌离,修行行乞食。】

末法众生妄想食肉,说此为三净肉,食之无罪,是诸佛许我吃肉的。这是愚痴之说。原先小乘戒中不禁比丘食几种净肉,但是《楞伽经》、《楞严经》、《梵网经》和《涅槃经》等诸大乘经,均说不应食肉。如涅槃经四曰:“善男子!夫食肉者断大悲种。迦叶又言:如来何故先听比丘食三种净肉?迦叶!是三种净肉随事渐制”。

佛教导弟子于一切饮食,当观如服药想,亦当作如食亲子之肉想;净食尚且如此,又怎么可能听许食肉呢?

一切众生,本来圆满,更有何缺?故诸修行沙门,应以法乐为食,不求世荣,不慕世好。一切生活起居,简单朴素,随缘随份。诸出家比丘,所食之物,皆行乞而得即可。

【安住慈心者,我说常厌离,虎狼诸恶兽,恒可同游止。】

我常说,不食肉的人,安住慈心,厌离杀生食肉种种恶行。所以,虎狼恶兽,亦可恒同其游行栖止,而不害怕。

古时曾有华林善觉禅师,当时的观察使裴休来访而问:“还有侍者否?”师曰:“有一两个,祇是不可见客。”裴曰:“在甚么处?”师乃唤大空、小空,时两只老虎自庵后而出。裴睹之惊悸。师语二虎曰:“有客,且去。”二虎哮吼而去。裴问曰:“师作何行业,感得如斯?”师乃良久曰:“会么?”曰:“不会。”师曰:“山僧常念观音。”

【若食诸血肉,众生悉恐怖,是故修行者,慈心不食肉。

食肉无慈悲,永背正解脱,及违圣表相,是故不应食。】

若食诸血肉,一切众生见之,悉生恐怖。由是缘由,修行者都应该慈心不食肉。

食肉的人若无慈悲,则将永背解脱正道,也违逆了诸圣之威仪表法相,所以不应食肉。

【得生梵志种,及诸修行处,智慧富贵家,斯由不食肉。】

若不食肉,则会感生得清净梵志之种,以及感生到修行之处,或者智慧富贵之家。

这都是不食肉的功德所致。

(全文终)